“绿绒蒿”是罂粟科绿绒蒿属植物的统称,是喜马拉雅地区众多高山植物的明星物种,被欧洲人称为“喜马拉雅蓝罂粟”。它花型硕大、色彩艳丽、姿态优美,也是著名的观赏花卉。
根据最新发表的专著,绿绒蒿属植物全世界有79种,约80%的种类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于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以及青海和甘肃南部,其中仅云南就占17种。绿绒蒿被称为“离天最近的花朵”——从海拔3000米的高山灌丛草甸到5500米的高山流石滩地带,都可以看到它们艳丽的身影。
【地理•见证】香格里拉的绿绒蒿
绿绒蒿,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具黄色液汁,株高二三寸至三五尺不等,花期为每年六至九月,种类不同,花型花色各不相同。

我国是绿绒蒿的分布中心,极具保护价值。国家邮政局于2004年9月19日发行了《绿绒蒿》特种邮票1套4枚。分别为红花绿绒蒿、全缘绿绒蒿、长叶绿绒蒿和总状绿绒蒿。

在海拔4000以上白马雪山的高寒地带,冰霜凛冽,辐射强烈,风大土薄,昼夜温差悬殊,气候变化甚大。各种植物大都因抵御严寒而卷缩成低矮的灌丛或垫状匍匐于地面,然而,绿绒蒿竟能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迎风笑日,顽强生长。绿绒蒿鹤立鸡群,身披御寒的绒毛外衣,风姿绰绰、昂首挺立、迎风摇曳,风情万种。因此,绿绒蒿被植物爱好者昵称为高山绿神、荒野丽人。

绿绒蒿营养生长期,通常需要2-3年,一生只开一次花,开花结果后原植物死亡,依靠散播出的种籽维持其种群规模。如果你有幸看到绿绒蒿开花的样子,你一定会被这位东方美人所惊艳到。

本次的拍摄地主要在香格里拉的石卡雪山、阿布吉和白马雪山4000多米的流石滩。高山流石滩处于生物圈与岩石圈的特殊地带是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高寒生态系统之一,生物量极低,生态系统极脆弱。绿绒蒿、红景天、雪莲花等开花后能吸引大量昆虫,提高流石滩上其它植物的授粉几率。
不少人认识绿绒蒿是从欧洲、日本的报道和种植园开始的。

绿绒蒿,以其艳丽花色、冰魂雪姿、冷艳孤傲的姿态吸引各国植物学家、植物花卉爱好者、各国游客前往寻芳觅踪。近些年,随着探险、骑行、徒步的盛行,每年都会有数百游客来到这些地方打卡。驴友们的素质参差不齐,给环保带来很大压力。在此,我们呼吁,文明观花,不要采摘,就让这些植物安静地守护着雪山。(周志旺)
(感谢森林与人类杂志部分文字描述)
来源:国家旅游地理网
编辑:国家旅游地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