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历史上六大瓮城,望京门瓮城最壮观
摘要:中山路与望京路口,离路面下约80厘米发现疑似望京门瓮城条石。记者龚国荣摄 老照片:宁波望京门的双重瓮城,红圈内为瓮城的水门。 国家旅游地理12月11日宁波晚报 据历史记载,宁波六大城门均加建了瓮城。但是迄今为止,宁波只发现了和义门瓮城遗址。那么,其
中山路与望京路口,离路面下约80厘米发现疑似望京门瓮城条石。记者龚国荣摄
老照片:宁波望京门的双重瓮城,红圈内为瓮城的水门。
国家旅游地理12月11日宁波晚报 据历史记载,宁波六大城门均加建了瓮城。但是迄今为止,宁波只发现了和义门瓮城遗址。那么,其他五座瓮城遗址究竟在何处?
昨天,我市古砖藏家程健捷在西门口农业银行附近一工地发现一段条石砌成的墙体。这一发现让他惊喜不已,因为据他推测,这极有可能就是望京门瓮城遗址。
工地发现一处神秘城墙遗址
昨天,记者赶到现场。工人们神秘兮兮地说:“你们是来看那一段墙体的吧。”随后,他又自言自语道:“看上去好像是有些年头了。”
顺着工人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了一段掩映在泥土中的墙体。这段墙体长约1米,高约七八十厘米,城墙为南北走向,由白灰色条石砌筑而成。
程健捷告诉记者,除了这一段墙体外,他在工地也曾发现过零星的几块古城砖和条石。
程健捷对古砖深有研究,据他推测,在这一带发现这样的古墙体,只有两种可能,一则可能是桥基石,二则可能是城墙。
“根据历史记载,这个地方就是望京门瓮城所在地。”程健捷说,“我也曾查看过古地图,发现迎恩桥离此还有段距离。”由此,程健捷推测,这段墙体应该就是古城墙。
望京门有内外两座瓮城
那么,历史上的望京门究竟在何处?
民间文保专家杨古城告诉记者,据史书记载,望京门位于如今的长春路、望京路和中山西路的交会处,“应该就在这处建筑工地附近。”
据史料记载,古代宁波在南宋时有10个城门,元代时为6个,每个城门外都设有瓮城,以抵御敌人来犯。
“瓮城作为正门的外围城墙,其形状就像一个瓮,主要作用在于城池守御战中,守城部队为缓解攻城方的强大攻势,就故意打开瓮城之门,放部分攻城兵士进入瓮城,然后突然关闭城门,使进城之敌如入瓮中之鳖,这样,也就可以将他们一举消灭了。”杨古城说。
据程健捷介绍,从以往的资料图片看,其他五个城门都只有一座瓮城,唯独望京门有内外两座瓮城,“这在中国城墙建造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
杨古城表示,历史上,望京门所在位置正是水陆交通要道,在军事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建两座瓮城,足以证明当时建造者对望京门的重视,这样一来,可以起到城内城外双重防御作用。
宁波目前只发现一座瓮城遗址
宁波六大瓮城见证了宁波城市的发展历程,那么,它们又是什么时候消失在人们视线中的呢?
据了解,清中后叶,随着冷兵器逐渐退出战争舞台,城池降低了防守的效能,古城墙也就完成了历史使命,全国有上千座古城相继走上了毁弃之路。
宁波也于1923年拆掉了六个城门的瓮城,从那时起,宁波人就再也没有看到过瓮城壮观的景象。
直到2003年在考古发掘时,和义门瓮城遗址得以重见天日。这也是宁波城内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座瓮城遗址。
根据资料图片显示,当时的望京门瓮城相当壮观。“它构造复杂,如果证实是望京门瓮城遗址,那么对研究古代防卫、水系、交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杨古城说。
名词解释
瓮城,围在城门外的小城,或圆或方,方的又称方城。瓮城高与城墙同,城顶建战棚,瓮城门开在侧面,以便在大城、瓮城上从两个方向抵御攻打瓮城门的敌人。正面的战棚在南宋时改为坚固的建筑,布置有弓弩手,称为“万人敌”,到明代发展为多层的箭楼。瓮城门到明代又增设闸门,称为“闸楼”。
的《西门口发现疑似望京门瓮城遗址》消息引起了市文保所的高度重视,昨天,经市文保所的专家确认,这一截由条石砌成的墙体确实为望京门遗址。
宝庆《四明志·城廓》载:“回城门凡十,西曰望京门,有水门通漕运。”宁波六大城门中,望京门因其所处位置特殊,在宁波历史上占有重要一席。
会对望京门遗址进行回填保护
昨日,记者随宁波文保所专家再次来到该工地。
“这是望京门城墙墙体的一部分。”市文保所副所长徐炯明仔细查看了这段墙体之后肯定地表示。“它的砌筑方式属于条石错缝,而从砌体来看,应该属于城墙的转角部分。”
记者抹去条石上的泥土,细看材质,竟略微呈现红色。“这叫红石。”徐炯明告诉记者,这类石材主要产自宁波鄞江附近。
据史料记载,唐乾宁五年(公元898年),明州刺史黄晟筑起六座城门:和义门、长春门、灵桥门、永丰门、望京门、东渡门。
而此后,唐宋元明清各朝都对古城墙进行过多次拆造整修。而这段城墙,根据年代来判断,“应该是属于明代的。”
徐炯明告诉记者,明代是宁波城墙的发展期,自明初开始,宁波的防卫将领和地方官员就没有停止过城墙的维护和建设。“这一阶段修筑的城墙,可以说是最完整的。”
那么,既然发现了城墙,是不是有必要进行考古发掘?对此,徐炯明表示,文物保护的原则,首先是尽量少干预。“我们会要求施工方在专家指导下,对其进行回填保护。”
《漂海录》曾描绘望京门城门宏伟
宁波六大城门,尽管如今已经远离人们视线,但它们的名字却作为路名保留了下来,这就是今天的灵桥路、长春路、望京路、永丰路、和义路和东渡路。
而在六大城门中,因望京门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它在历史上的地位也比较独特。“历史上,官员赴京、学子赶考、商贾经商,走水路的话,都必经望京门。”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力军说。
据延祐《四明志》城邑考:早先叫城西门,只因此门朝着西北的京都方向,加上京城来的官船都是经由西塘河进城,喜好奉承者便改为迎恩门、朝京门,至庆元时守备郑兴裔一心向往上京为官,就干脆将此门叫望京门了。
王力军告诉记者,朝鲜人崔溥写的《漂海录》里,就有关于望京门的记载,“城门比较宏伟,西塘河沿岸很是繁华。”
望京门跟大运河关系密切
宁波六大城门,有两座设有水门,其中之一就是望京门。从老照片上,依然能清晰地辨认出望京门的水门呈拱形。
宝庆《四明志·城廓》载:“回城门凡十,西曰望京门,有水门通漕运”。西塘河完成了浙东运河从西往东到达明州府城的最后一段运河航程,因此也称为古浙东运河的末段。
“望京门外就是运河码头。”徐炯明告诉记者,“大运河宁波段其中一处终点就在望京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