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连通芳莲池 盘活桃花江(图)
摘要:5月9日上午,记者在芳莲池码头看到,码头广场及芳莲池沿岸的园林绿化搞得非常好,种着柳树、桃树、银杏树、榕树、水杉树、桂花树、芭蕉树等,设计成一个个小游园景观,相互交错,沿堤岸一带五步一柳三步一桃,一派江南水乡的风韵,与芦笛岩门口一带的自然及园

?具有江南水乡风韵的芳莲池码头一角 记者文烨 摄
国家旅游地理 广西桂林5月10日讯(记者文烨 韦莎妮娜)
“两江四湖”二期桃花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建设,使得乘船从象鼻山直达芦笛岩洞口前的芳莲池成为现实,形成了桂林环城水系游的新格局。其中,芳莲池水道清淤护岸工程的建设,盘活了整个桃花江水系游,成为桃花江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中的关键。
开挖新建芳莲池 游船直通芦笛岩
5月8日下午,记者在桂林市环城水系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简称“水系公司”)采访了解到,连接桃花江飞鸾桥至芦笛景区的芳莲池水道清淤护岸工程,工程面积达249000平方米,设计水道长520米,宽69米至39米不等。
据水系公司截污工程部副经理林苗强介绍,芳莲池于2012年4月20日开挖。为做好芳莲池的开挖工作,水系公司截污工程部与施工单位桂林市天力水利电力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简称“天力公司”)组织项目人员制定了严密的施工方案,首先开挖出一条导流渠。去年6—7月,桃花江多次发生较大洪水,洪水漫过河堤倒灌进施工现场,好在施工管理人员在洪水到来前及时指挥工人转移相关设备,方没有造成损失。
天力公司选派精干人员进驻工地,抓住晴天日夜施工。去年8月上旬和中旬,接连半个多月是高温天气,室外温度在36℃ —40℃ 之间,但为了赶工期,“两江四湖”工程指挥部刘副总指挥带领工作人员坚守在工地上,每天至少要换3身衣服,个个被晒得几乎成为“非洲人”。
据介绍,芳莲池开挖仅河道、驳岸、码头、亲水步道主体工程,就开挖土方10万多立方,回填砂卵石1.6万多立方,埋石混凝土基础垫层1万多立方、水泥砂浆砌块石料石0.3万立方,码头广场土方回填0.6万多立方、砂卵石回填近0.3万立方。
经过建设者的不懈努力,芳莲池开挖及护岸建设工程在2012年9月28日胜利竣工,实现了桂林人乘船从象鼻山直达芦笛岩旅游的千年梦想。
园林景观很出彩 恰似江南好水乡
5月9日上午,记者在芳莲池码头看到,码头广场及芳莲池沿岸的园林绿化搞得非常好,种着柳树、桃树、银杏树、榕树、水杉树、桂花树、芭蕉树等,设计成一个个小游园景观,相互交错,沿堤岸一带五步一柳三步一桃,一派江南水乡的风韵,与芦笛岩门口一带的自然及园林景观遥相呼应,相辅相成,别有一番情趣。
芳莲池周边园林建设工程,是桃花江环境综合整治出彩的工程之一,水系公司园林建设工程部经理杨铭琳与施工单位桂林市园林建设开发总公司经反复研究10多次,方才敲定建设接近天然的园林景观这一最佳方案。
芳莲池周边园林景观建设期间,正值多冷雨的冬季,给施工带来许多不便。水杉的种植按常规办法成活率很低。园林技术人员通过实践,采用在泥土中掺入一定比例沙子的办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难题,使这里的水杉成活率达到98%以上。
芳莲池的南面由于没有道路到达,加上没通水前船也不能到达,杨铭琳和现场主管汤春鹏坚持20多天在寒风冷雨中与园林工人一道,硬是通过人工抬的方式,将数百株树木及时抬进工地栽种好。一些园林工人肩膀磨破了皮,手脚冻出了冻疮,仍坚持在一线工作。
据杨铭琳介绍,该工程内容主要包括芳莲池水道两岸1040米的园林绿化工程及码头广场施工,水道两岸总绿化面积约8200平米,种植乔木700余株、灌木3200余株、草皮3600平米。
芳莲池水道园林景观工程在为期92个工日的施工过程中竟然遇到了42个雨天,但经大家努力,仍如期完成任务,而且工程质量全部符合各有关技术标准,并实现了施工零事故、零伤亡、零投诉。
搭棚烧火保施工 如期通航添新彩
芳莲池码头广场进行施工时已进入12月,因遇强冷空气南下,施工现场阴雨连绵,北风呼啸,温度只有2℃—4℃,混凝土浇筑根本无法凝结,而通航剪彩的日期又将临近,怎么办?
工程项目的相关领导及技术人员经过研究分析,想出了搭建温室棚的办法,在棚内烧火将温度提高到5℃—10℃,从而既保证了混凝土凝结必需的温度,又让施工人员避免寒风冷雨的侵袭,保证了工期于2012年12月26日全部完工。
据介绍,芳莲池码头广场总面积达2100平方米,同时建设有广场道路320米、生态停车场500平米、游客服务中心260平米,景观叠石多达1300吨。
2012年12月28日晚上,在新开挖的连接桃花江与芦笛景区的芳莲池码头广场,焰火绽放,灯火辉煌,热闹非凡。“两江四湖”二期工程桃花江段竣工通航仪式暨美丽桂林新体验“一山一洞一条江”精华游如期在这里启动,实现了由象鼻山乘船经桃花江到芦笛景区10公里水路无缝隙对接,让桂林市区的二环水系游锦上添花,为桃花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增添新彩。/桂林日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