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参事室广西桂林调研摩崖石刻保护
摘要:据统计,桂林共有古代摩崖石刻类不可移动文物64处,其中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3处。桂林摩崖石刻内容丰富、形制多样、种类丰富,其中以题名、题诗、题记、题榜为形式和内容的山水纪游石刻最具有地方特色。市区的摩崖石刻主要分布在桂海碑林博物馆、普陀山、象
国家旅游地理 广西桂林5月12日讯(记者梁亮) 桂林摩崖石刻文物遗存丰富,是唐宋以来南方地区摩崖石刻的最典型代表,不但数量在全国首屈一指,还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5月9日至11日,国务院参事室调研组对我市以及广西摩崖石刻的现状与保护情况展开调研。
调研组一行通过现场调研和听取汇报、互动座谈、现场考察等方式,详细了解了我市多年来在摩崖石刻保护上所作出的努力,并肯定了桂林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上作出的有效探索。他们会把了解到的情况做好汇总,并提交国务院参事室,力争推动国家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上出台更多政策,有效保护这些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
据统计,桂林共有古代摩崖石刻类不可移动文物64处,其中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3处。桂林摩崖石刻内容丰富、形制多样、种类丰富,其中以题名、题诗、题记、题榜为形式和内容的山水纪游石刻最具有地方特色。市区的摩崖石刻主要分布在桂海碑林博物馆、普陀山、象鼻山、西山隐山、虞山等地。
长期以来,桂林非常重视对摩崖石刻的保护。1984年,广西目前唯一的石刻专题博物馆即桂海碑林博物馆在龙隐岩、龙隐洞石刻点成立,专门负责桂林石刻保护、研究、展示和宣传。2007年至2010年,我市还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合作,实施了桂林摩崖石刻第一期保护修复工程。
市委常委、副市长、宣传部部长陈丽华参加了座谈会。/ 桂林晚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