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理荟萃

广西南宁:82件珍贵古代铁力木家具亮相展出(图)

2013-06-11 12:08

摘要:广西自治区博物馆一楼展厅,广西明清铁力木家具展掀开盖头。82件珍贵古代铁力木家具藏品一一亮相。润泽的木质,或繁或简的纹饰,无一不透出典雅、古朴的文化气息。据悉,本次展览从6月10日持续到15日,喜好实木家具的市民可前往一饱眼福。

    

 

  市民用放大镜仔细观赏明清铁力木家具展展品

  

 

  市民观赏明清时期铁力木家具

  

  家具上的螭龙纹饰
 

  国家旅游地理 广西南宁6月11日讯(记者 梁静/文 宋延康/图) 昨日下午,广西自治区博物馆一楼展厅,广西明清铁力木家具展掀开盖头。82件珍贵古代铁力木家具藏品一一亮相。润泽的木质,或繁或简的纹饰,无一不透出典雅、古朴的文化气息。据悉,本次展览从6月10日持续到15日,喜好实木家具的市民可前往一饱眼福。
 

  广西藏品数量最多  属文化遗产瑰宝
 

  昨日展会,吸引了诸多古代铁力木收藏爱好者。走进展厅,从椅凳、桌案、床榻、箱柜、屏风,铁力木家具品类一应俱全。这些产自明清时期的家具,虽经岁月的打磨,却依然完好无损,透出时代的沧桑。
 

  北京故宫博物院专家胡德生应邀出席。提起铁力木,胡教授有一段故事要说。铁力木虽是古代家具木种之一,但早在2006年之前,专家学者对于铁力木的研究并不透彻。纵观整个故宫博物院,铁力木家具藏品仅10件。因为数量少,专家一度无法在研究上取得突破。
 

  2005年底,一次偶然机会,胡教授获赠一幅以古代家具为图例的挂历,他随手翻阅,竟发现图例上展示的全为铁力木家具。经打探得知,挂历的制作方为广西玉林一家企业。至此,胡教授开始了广西之行。
 

  在广西玉林,胡教授看到了800多件铁力木家具藏品,从元至明清,从凳子到桌椅到床榻,种类丰富,时代齐全。玉林之行后,胡教授开始了对古代铁力木家具的研究。经研究,在古代铁力木家具收藏格局中,以广西藏品数量最为丰富,它是广西特有的文化遗产瑰宝。
 

  ■名词解释
 

  铁力木,生长在华南、东南亚一带的名贵树种,质坚而沉重,耐磨而抗腐。作为硬木树种中最高大的一种,因其料大,多用于制作大件器物。常见的明代铁力木翘头案,往往长达三四米,宽60至70厘米,厚10至15厘米,是用一块整木制成。铁力木的纹理清晰,完全是由棕眼管孔组成,经磨光上蜡,琮黄相间,久用则色重,给人以“苍古”之感,极受文人雅士青睐。
 

  古代家具蕴涵丰富文化内涵受热捧
 

  胡教授用4个词语概括了铁力木的特点:“文理豪放、色彩油黑,坚如铁石,斤斧难摧。”如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广西容县真武阁,整个建筑从梁枋、椽柱到斗拱、门窗,全部用铁力木制成,经受400余年风雨洗礼,至今巍然不动。
 

  据了解,随着收藏界对古代铁力木家具的认识,其价格也水涨船高。胡教授认为,古代家具收藏之所以被热捧,这是因为其中饱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活化石,能代代承袭。而“明代广式家具以广西为代表,清代广式家具以广东为代表”。
 

  铁力木家具宋元有之,明清则是其巅峰。本次展览上,市民可观察到明清时期,人们对家具的不同喜好。如在明代,人们追求古朴雅致的审美情趣,家具崇尚质朴之风。在明代铁力木家具中,多运用木材的天然文理和色泽,并无过多修饰。即便偶尔修饰,也仅仅是在大素面中雕刻小的纹饰或镶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到了清代康熙年间,传统家具进入了一个繁缛华丽的时代。家具造型厚重,体量庞大,装饰繁复,风格雍容华贵。清代的广西铁力木家具,虽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明代的风格,却也体现出清代人重视装饰的取向。 /南宁日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