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理荟萃

河北滦州:冀东农村地秧歌(图)

2023-11-25 10:54 国家旅游地理 牟 宇

摘要:地秧歌是冀东一带农村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舞蹈,其中滦州地秧歌更是以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见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地秧歌是冀东一带农村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舞蹈,其中滦州地秧歌更是以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见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近年来,滦州市不断推动地秧歌文化在民间的传承,将地秧歌引入校园,组建学生兴趣社团,并聘请地秧歌艺人定期为孩子们授课,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家乡传统文化的魅力。记者 牟  宇 摄影报道/新华社



河北省滦州市葛庄村地秧歌队队员在村广场上表演(11月17日摄)。



河北省滦州市葛庄村地秧歌队队员在村广场上表演(11月17日摄,无人机照片)。



11月22日,地秧歌艺人在河北省滦州市小闫营小学指导学生练习地秧歌。



11月22日,群众在河北省滦州市地秧歌艺术收藏馆内了解地秧歌文化。



11月22日,地秧歌艺人在河北省滦州市小闫营小学指导学生练习地秧歌。



河北省滦州市葛庄村地秧歌队队员在村广场上表演(11月17日摄)。



河北省滦州市葛庄村地秧歌队队员在村广场上表演(11月17日摄,无人机照片)。

地理地理科普延伸阅读

滦州地秧歌:河北地区的民间舞蹈艺术

滦州地秧歌,又称“地秧歌”,是中国河北省唐山市滦县、迁安市、乐亭县等地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作为当地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滦州地秧歌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和喜爱。

一、地理背景

滦州地秧歌主要分布在河北省的唐山市、石家庄市、保定市等地,地处华北平原的东北部,属于暖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这里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春秋季节较为短暂。这种地理环境为滦州地秧歌的表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文化背景

滦州地秧歌起源于明朝永乐年间,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形式。它是一种集舞蹈、音乐、戏剧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表现形式,被誉为“地上的舞蹈”。在过去的数百年中,滦州地秧歌一直是当地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代相传,流传至今。

三、表演形式

滦州地秧歌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舞蹈、歌唱、戏剧等。在表演中,演员们通过各种动作、表情和道具,生动地展现出当地人民的生活、劳动和情感。其中,舞蹈是滦州地秧歌的核心部分,包括十字步、摆臂、转身等动作。在舞蹈过程中,演员们还会配合使用扇子、手帕等道具,增强了舞蹈的表现力。

四、文化内涵

滦州地秧歌作为当地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首先,它反映了当地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在舞蹈中,演员们通过欢快的节奏和优美的动作表达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其次,滦州地秧歌还体现了当地人民的团结协作精神。在表演中,演员们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各种动作和情节的演绎。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也体现了当地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的相互支持与合作。

五、传承与发展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优秀的民间艺术形式,各级政府和文化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方面,加强对滦州地秧歌的普查和研究工作,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建立完善的文献档案体系;另一方面,举办各类培训班和演出活动,推广和宣传滦州地秧歌艺术;此外,还鼓励民间艺人收徒传艺,让这一传统艺术得以传承下去。

六、结语

滦州地秧歌作为中国河北省唐山市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具有独特的表演形式和文化内涵。它不仅丰富了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还为中国的民间艺术宝库增添了璀璨的一笔。通过对其地理背景、文化背景、表演形式和文化内涵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一重要的民间艺术形式。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滦州地秧歌能够继续传承下去,并不断发展壮大,为更多的人所熟知和喜爱。

责任编辑:程家康 值班总编辑:詹晓东

责任编辑:程家康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