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速递

探秘闽南语分布 广袤大地闻乡音(图)

2013-06-07 21:24

摘要: 全世界使用闽南方言的有7000多万人,分布于福建省内及台湾等地,东南亚等地区亦有人使用闽南语。不仅在地球上可以听到闽南语,在广袤无垠的太空中也可以听到闽南语。据报道,1977年,美国就曾把闽南语录制在“旅行者”号宇宙飞船的镀金唱片上,向无边无际的

 

  对“根”的认同,让移民们更加注重语言文化在后辈中的传承。(陈灵 雅珊 摄) (黄晖 绘)  祖籍泉州的江西三清山人继承了闽南人的勤奋 (永华 摄)

  核心提示

  全世界使用闽南方言的有7000多万人,分布于福建省内及台湾等地,东南亚等地区亦有人使用闽南语。不仅在地球上可以听到闽南语,在广袤无垠的太空中也可以听到闽南语。据报道,1977年,美国就曾把闽南语录制在“旅行者”号宇宙飞船的镀金唱片上,向无边无际的宇宙太空播放,以寻觅地球的知音。可见,闽南语是一个超地区、超国界的汉语方言。
 

  国家旅游地理 福建泉州6月7日讯(陈灵 黄雅珊 石伟琴 王丽虹 许永华 吴志明)
 

  乡音远播

  海内外分布广
 

  闽南语会流传这么广,主要是因为历史上闽南人的迁徙和移居。
 

  李如龙,全国著名的汉语方言研究专家,曾经参与创建厦门大学方言研究室,会说五六种地方方言。他在早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闽南语最早形成于泉州,然后一直向南流传到漳州、厦门、潮州、雷州、海南,然后又传播到台湾和东南亚,说闽南语的总人数达到7000多万人,成为保留古汉语最多的强势方言。
 

  闽南语的支系皆源于泉州漳州音系,但依分化时间的早晚、地理隔阂、漳泉音演变等因素,出现了不等的差异和变化。根据有关资料介绍,基本上,按照地域不同,闽南语大致包括以下几种次方言:
 

  首先是闽台片,主要分布于福建南部的厦门、泉州、漳州、大田、尤溪和西部的龙岩、漳平等市县,以及台湾的台北、台中、台南、高雄、桃园、苗栗、基隆、南投、屏东、彰化、花莲、嘉义、宜兰、云林、台东、新竹、澎湖等绝大部分的地区,使用人口近3000万。
 

  还有国内其他几种次方言,比如浙南片、潮汕片、雷州片、海南片、港澳片等。此外,在江西省东北部和广西平南县等地也有部分人讲闽南语。
 

  浙南片分布于浙南的苍南、平阳、玉环、洞头一带以及福建东北部的福鼎、霞浦一带。闽南语传入浙南、闽东地区后,由于自身的演变和受周围方言(浙南是南部吴语,闽东语是福州话类别)的影响,与闽台片形成一定差别。
 

  潮汕片主要分布于广东省东部的汕头、潮州、澄海、潮安、饶平、南澳、普宁、惠来、潮阳、揭阳、揭东、揭西、陆河、汕尾、陆丰、海丰等市县。早期以潮州话为代表,现在以汕头话为代表。使用人口1000多万。
 

  雷州片主要分布于广东南部雷州半岛的湛江、海康、徐闻、遂溪、廉江、茂名、吴川、电白等县市。以海康话为代表。使用人口400多万。
 

  海南片主要分布于海南省的海口、琼山、文昌、屯昌、琼海、定安、万宁、澄迈、昌江、东方、乐东、陆水、白沙、崖县、保宁、琼中、临高、儋县等市县。早期以文昌话为代表,现以海口话为代表。使用人口400多万。
 

  港澳片分布于香港、澳门地区。使用人口有几十万。
 

  此外还有国外片,主要分布于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泰国、越南等国的华侨、华裔,使用人口至少有1000万。亚、欧、美其他国家的华侨、华裔说闽南语的人数估计也不在少,由于资料限制无法具体统计。
 

  广西平南 希望能到福建听听乡音
 

  在广西的平南县、藤县、桂平县、柳州市等县市约30万人,说着与泉州人相似度达70%的闽南语。为了听听这份久违的乡音,5月26日,记者一行来到广西平南县。
 

  “平南县150多万人中有约4万多人会说福建话。”平南县思界乡副乡长林胜松说,根据今年出版的《平南县志》记载,平南县讲福建话的有官成镇、平南镇、上渡镇,最多的是思界乡,讲福建话的居民占到全县的一半左右。
 

  “我们这里都把闽南话称为福建话,连乡政府里的多数人说的也是福建话。”林胜松补充道,思界乡有3.5万多人,6个村庄中有4个村的村民平时都讲福建话。
 

  正当记者与林胜松交谈时,一张笑脸出现了。“你们好。”听说有记者从福建泉州远道而来,思界村村民蔡木华特地清早骑摩托车从官塘村赶来,他是官塘村官塘小学的校长。
 

  “蔡校长,听说您讲的是福建话?”“对啊,我说的是福建话。”蔡校长和我们一起笑了,没有到过福建的他,第一次听到了来自泉州的闽南语。
 

  “就你们两个记者来吗?”蔡校长问得我们一时有些懵,在他重复了一遍之后,我们才明白他的意思。原来,他们将“个”说成lá,将“者”说成zéi,与我们的读音有些差异。蔡校长听完泉州版本的发音后,再次哈哈大笑。
 

  蔡校长说,他从教四十年,平常都是用普通话和广东白话,只有和村里人交流的时候,才会用福建话。
 

  聊天中,记者发现我们说的闽南语绝大部分他都能听得懂,只是当记者语速较快时,他才听不懂。
 

  在思界乡新旺村,热情的60岁阿伯吕洪和听闻我们远道而来,立即赶回家中取来《吕氏族谱》。“谦公后代先从闽移粤,后入桂至今。”族谱中记载,吕谦公1609年在福建出生,年幼时随着先祖从福建搬迁到广东,后来又再次搬迁,最终定居广西平南县。
 

  对于相隔千里之遥的福建,这些讲着同样乡音的平南人有着浓浓的好奇,希望能到福建走走看看。临别时,记者热情邀请他们有机会到泉州走走,品一品小吃,听一听浓浓的乡音。
 

  广东雷州

  “我们的祖先#p#分页标题#e#

  就是福建人”
 

  雷州方言,即民间通俗称呼的雷州话,为中国大陆最南方言区,属闽南语系一支。那么,当地人究竟操着怎样的一口闽南语?5月27日,记者远赴千里之外的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寻找乡音。
 

  交流:保留大量闽南语发音
 

  “啪嗒”一声,大铁锁开了,戴着草帽的王少芳老人推开她家的古厝木门。此时,雷州市附城镇榜山村已到下午4时,阳光仍十分强烈,晒得人睁不开眼睛,老人便拉着记者坐在院子大门门槛上乘凉。
 

  “您今年几岁(hè)啦?”记者用闽南语问道。
 

  王奶奶有些困惑。
 

  “她们问您今年几岁(huì)咯。”她的儿子谢精秀听懂了。
 

  “79啦!”王奶奶笑起来时,眉毛弯弯如月牙。
 

  “79”的发音与我们的发音一模一样,记者便让王奶奶从1数到10,发现只有5的发音不同。
 

  休息一会,王奶奶带着记者逛起村庄来。碰到一个叫秋儿的小朋友,她拉了拉王奶奶的衣袖,“我要拉屎(bāng sāi)。”此话一出,我们相视一笑,“哈哈,没变!”
 

  与村民的交流,记者发现雷州话仍保留大量的闽南语原始发音,如眼、鼻等五官、身体四肢、“钥匙”、“古厝”、“福建”、“记者”、“电话”、“土地公”、“菜头”(白萝卜)、“鼎”(炒锅)等名词。动词中的“打”、“抓”(拿)、“读”、“拉”也保留了下来。不过,有的词汇则融合普通话、粤语,如“广州”念guǎng jiū,“将军”念jiāng gūn。
 

  渊源:千年前移民由闽入雷
 

  在雷州,当地人只要一听说记者来自福建泉州,第一句话便是“我们的祖先就是福建人,咱们几百年前是一家”。始建于宋代的夏江天后宫门联“闽海恩波流粤土,雷阳德泽接莆田”正道出这一段历史渊源。
 

  如今的雷州市(县级),管辖过去的“雷州城”及“海康县”。雷州县志记载,海康农村聚族而居的村民绝大多数是讲闽南语系雷州话的福建移民。当年浩浩荡荡的移民史,可从其他史料窥见一二。史料有记,唐朝中叶中央政府曾有计划地“徙闽明移雷”。宋代诗人苏辙所作《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农诗》的小引有这样一句话:“余居海康……其耕者多闽人也。”明万历《雷州府志》记载“东语亦名客语”,可见此时客语闽南话已反客为主,成为“东语”。
 

  传承:在闽南歌中找到本字
 

  “唐朝至今已超千年,当年莆田移民所传闽南语也经历史演化,”雷州市文广新局局长牧野告诉记者,“如今雷州话既继承本土的骆越文化,又受中原其他移民影响,是闽南语与其他文化长期交流、融合的产物。”他补充道,闽南语仍是“根”,许多雷州话找不到本字,却在闽南歌曲中找到了。
 

  为什么莆田移民雷州说闽南语,如今莆田人却不说了?原来,自南朝陈光大二年至唐朝,莆田部分时期属今泉州管辖,唐天宝元年(742年)至宋前,属清源郡(郡治今泉州)。闽南语便是在唐朝时期逐渐成熟,莆田先民会说闽南语便不足为奇。而今莆田话因地理位置关系,受福州省城话影响较多,已独立成系。因此雷州话保留着莆田先民的闽南语发音,而莆田人已不再说闽南语了。
 

  江西三清山

  有朝一日再回泉看看
 

  在江西省东北部的上饶市三清山风景区、铅山县、广丰县、玉山县、横峰县等地,至今有3万多人讲闽南语,约占当地人口总数的95%。他们绝大部分人的先祖在300多年前从泉州迁移过去,日月如梭,斗转星移,但“乡音依旧存在。”
 

  现状:九成居民讲闽南语
 

  “卡紧(赶紧)出列,亚慢(很慢)。”5月28日上午9时多,记者来到上饶市三清山风景区大门口时,在一处摊贩集中的地方,听到四位打牌的中年男女,正用闽南语交流,其中一名男子用地道的闽南语催促别人赶紧出牌。
 

  在登三清山时,与记者同行的旅客中,有一位老年人感到长时间登山有困难,便打算坐轿子。记者发现,几位轿夫在讨论价格时,也是用闽南语。“祖先留下的话(指闽南语)不能丢。”48岁的轿夫刘祖辉告诉记者,他住在三清山风景区管委会枫林办事处枫林社区中街队,他父亲曾说,他们的祖籍地是福建泉州德化县。
 

  在三清山风景区“一线天”景点负责打扫卫生的范舍生,今年54岁。一提到闽南语,他显得很激动:“从小到大,我们这边的人基本讲闽南语,并且一代代传了下来。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我还到厦门打工,当时和当地人用闽南语交流,显得特别亲切。”
 

  在三清山旅游时,只要稍加留意便会发现,山上的轿夫、挑夫、清洁工、小商贩等,大多数都说着一口纯正的闽南语。
 

  渊源:躲避追捕定居三清山
 

  “我的祖籍地在福建泉州永春县达埔镇,2006年我还到达埔镇寻根。”今年63岁的陈正永老人是已退休的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家住三清山风景区管委会三清乡西坑村上西坑。长期以来,他对闽南语颇有研究,目前已出版《三清山的传说》和《中国三清山》两本专著。他向记者介绍了当地闽南语的由来。
 

  据传,清朝顺治、康熙年间,郑成功抗清,去了台湾,朝廷想困死郑成功,下旨福建沿海清边。以颜辉良为首的18个异姓结拜兄弟,反抗清朝政府失败,遭到追捕。当时,圣旨下至福建石鼓县陈县令手里,陈县令同情抗清义士,暗中派人通知他们。那18个兄弟就带上家眷逃了出来,最后到三清山下定居。#p#分页标题#e#
 

  “这18家都是闽南人,都讲闽南语,定居三清山以后,他们便将闽南语世代传了下来。”陈正永介绍,三清山居民大部分都讲闽南语,分属玉山县、德兴市15个行政村,其中有8个村约3万人归三清山管委会管辖,95%以上都是泉州移民的后裔,他们的祖先主要来自泉州永春、德化、安溪、南安等地。
 

  期盼:有机会回泉走走
 

  “虽然经过长时间演变,闽南语的腔调也变了一些,但每个小孩到开始学话时,父母都会教他们讲闽南语。”陈正永说,虽然历经300多年,但泉州移民世代相传闽南语,至今不变。
 

  2008年,三清山风景区管委会曾组织相关人来泉举行文化寻根活动。
 

  “有机会希望能够认祖归宗。”包括陈正永在内,多数三清山泉州移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小就知道自己是福建泉州、厦门一带迁移过来的,期盼以后有机会,能够回到泉州走走看看,了解祖籍地的城市发展。/泉州晚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