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知速览

圣洁之旅—西藏行小记

2020-09-17 14:38

摘要:杨旭东 西藏对我来说,虽然遥远,并不陌生,还有一丝情缘。40多年前我的小舅舅参军入伍来到拉萨,在部队服役十多年,把青春热血都留给了西藏。

杨旭东

西藏对我来说,虽然遥远,并不陌生,还有一丝情缘。40多年前我的小舅舅参军入伍来到拉萨,在部队服役十多年,把青春热血都留给了西藏。那时我年岁还小,多次听他讲述过一些西藏的有趣见闻和故事,觉得十分神秘好奇,不知不觉中萌发了对西藏的向往。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之前曾多次计划赴藏游览,却因故一直未能成行,今年8月末的最后一周,我与几位朋友结伴到西藏旅行,终于圆了儿时的夙愿。周末上午从海拔仅2米多的魔都—上海起飞,经昆明中转,下午便空降到了海拨3658米的日光城—拉萨市。首次踏上雪域高原土地,心情异常兴奋,身体也没有发生明显的高原反应。随后几天行程中还翻越了几座海拔超过4、5千米的山口,感觉呼吸及心率比较平稳,也没有吸氧气瓶,坚持挺过来。这可以算是做了一次特殊的体检,之前的种种担心自然消失了。

\" height=

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

人们常讲神秘的西藏,神奇的地方,圣洁的山水,久远的历史,佛教的文化,特殊的气候,绮丽的风光........,如果说过去对西藏有所知悉,那也只是从书本上、图片中、影视里看到过一些信息,或者从朋友交流中听到过一些美好的传说、故事而已。而今身临其境,亲眼目睹,亲耳所闻的感受却大不同,对眼球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都难以言表。

\" height=

独具西藏民族风情的八廊街一角

\" height=

秀丽的巴松措

\" height=

美丽的南迦巴瓦雪峰

作为一名跟团的普通游客,此次西藏之行只有短短一周时间,匆匆跑了几个地方,活动范围不太大,主要在拉萨附近及林芝地区跑动。每个地方停留的时间也不长,基本是走马观花式的行进,有时在车上听听导游讲述西藏的风土人情,增加一些信息量。所到之处对于地域辽阔的大西藏而言的确是太少了,亲眼看到的东西也有限,体验并不深,也可能是“只见树木 未见森林”,但仍感收获良多,心意满满。这次到西藏纯粹是自然观光,参观历史文化古迹,沿途还饶有兴致地观察社会经济风貌。总的一个印象是当今的西藏是古老与现代和谐共存,人文与生态深度融和,与内地紧密协作,多方援助,经济发展快,变化大。

若要了解古老西藏必须从历史入手,文化遗产就是最好的历史形象教材。 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等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完好,几处圣地都是一般外来观光客参观的重点场所,也是多数外来游客的打卡访问点。大多数游客主要通过实地观赏、文字介绍以及导游讲解获取相关资讯及宗教方面知识,留下一些基本认识和印象。按照导游的安排,我们次日一大早便赶到布达拉宫前排起了长队,与众多全国各地赶来的游客汇聚一起,大家沿着台阶逐级缓慢而上,安静有序,愈是靠近它,愈发感受到布达拉宫的雄伟气势和神秘气息,内心肃然起敬。它是世界上海拨最高,依山垒砌,群楼重叠,集宫殿、城堡、寺院于一体,独具藏式风格的宏伟建筑群,也是最重要的藏传佛教圣地。整个建筑群就是一个巨大的历史宝库,主要包括白宫、红宫、札廈及其他几处重要的灵塔殿堂,还藏有大量经书、无数珍宝等,丰富而博大,厚重而深邃。就我个人的初步感觉而言,通过几处的参观对西藏的历史演变、文化的发展,与内地的交往,藏传佛教的形成及其影响有了更多的了解,涨了不少知识,但肯定还远远不够深透。在自然风貌方面,领略就广泛多了,满满的享受了一场大自然精彩美妙的视觉盛宴,还有益于洗涤心灵,陶冶情操。

几天旅行中跟随中巴车往返行驶在平坦宽敞的拉萨至林芝的高速公路及318国道,沿途风光尽在眼前,变化多样,美不胜收。当我们路过海拔4720米的色季拉山口时,正巧太阳西下,于是大家赶紧下车来到公路边远眺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在落日余晖照射下雪山金光灿烂,十分壮观迷人。它被人们誉为“云中天堂”,也被评为中国最美的雪山。

经过一天的车程,翻山越岭当晚入住鲁朗国际旅游小镇,据导游介绍它是“东方瑞士”、“人间仙境”。这个全新的小镇位于川藏公路线上,是广东省援藏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利用林芝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势,专门量身定做的高端特色项目。次日早晨我外出散步,也想借机对这里的环境探个究竟,果然名不虚传。小镇临水而建,群山环抱,空气清新,一步一景,森林、草甸、溪水、村落相互陪衬,星罗棋布,草木繁盛。一座座红白相间、窗小墙厚的建筑既包含典型的藏族元素,又融入了一些现代时尚潮流,在晨曦阳光下显得风姿绰约,丽景天成,格外恬静,眺望远处可观壮丽的雪山。小镇的道路及配套设施十分完善,宜人宜居,尤如一个现代版的陶渊明式的世外桃源,也是一处难得的游人度假胜地。

位于林芝米林县派镇大渡卡起点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闻名天下,它的极值深度达6009米,是地球上最长、最深的大峡谷。我们经过检查进入景区后,游客统一乘坐专用中巴沿江而行,经过一段山路,汽车从半山腰左拐右转蜿蜒而下,海拨骤然下降了几百米,直抵山脚下。然后再步行下到大拐弯处的江边观景平台,立即感受到雅鲁藏布江如天水般扑面涌来,气势磅礴,奔腾咆哮,场面慰为壮观。雅鲁藏布江从源头起上中游自西向东流淌,由于地势海拔的变化,上、中、下游之间水面落差巨大,超过7000米以上。它在流经南迦巴瓦峰处神奇般的突然转向南流,形成了“U”字型的巨大拐弯处。这一区段山高谷深,地势险峻,水流湍急,桀骜不驯的滔滔江水在重重高山峡谷中我行我素,千回百转,自由穿行,冲出国境,最终汇入浩瀚的印度洋......大自然的神奇力量令人叹服!

\" height=

奔腾不息、千回百转的雅鲁藏布江

周五一大早即从拉萨出发沿青藏公路前往纳木错国家公园。青藏公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连接青海与西藏,是一条真正意义的天路,来往车辆较多,货物运输繁忙。我们行驶了90多公里即看见羌塘大草原。辽阔的草原一望无际,它是中国五大牧场之一,透过车窗远远望去尤如巨大的绿色地毯铺盖在广袤的大地上,一群群肥壮的牦牛、羊群悠悠哉哉地低头吃草,也有的牛羊在自由跑动,蓝天上朵朵白云轻轻飘过,好一幅天然的牧场盛景画卷,让人浮想联翩,真是风吹草低见牛羊啊!当我仍在沉醉之中时,不知不觉汽车沿着一段“之”字型盘山路段不断攀升,海拔也急速上升。当我们达到海拔5190米的拉根那山口时,抬头望去一个巨大的蓝色湖泊呈现在眼前,“啊,终于到了!”,同行中有人兴奋地惊叫了一声,此时大伙的精气神都上来了,疲劳也一下消失了,于是纷纷下车到山口观景,在镌刻着“那根拉”的石碑标示前拍照留念,见证海拔新高度。有趣是在“那根拉”石碑中间还刻着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最美的情诗—《那一世》,真是诗美、景美,诗景交融,此时此处别有一番浪漫诗意。纳木错湖不可谓不大,它是我国的第三大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湖,总面积达1900平方公里,湖水清澈透明,天水相融,浑然一体。游人们行走在湖边赏景,湖水荡漾,海鸥飞翔,宁静祥和,好一派空旷大气的高原湖光山色。沿着湖面远方一眼望去是雄伟高大的念青唐古拉山,正是它常年不断的冰雪融化养育了美丽的纳木错湖。

\" height=

湖水荡漾,水天一色的纳木错湖

在西藏之行观光游览中,以一个普通游客的视角,有意无意间欣喜看到了西藏新风貌,有的是一些细小事,留下了深刻印象。所到之处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镇都见到许多内地援建的市政工程、医院、学校、企业等,如北京路,京藏交流中心,江苏大道,广东路、广州大道、福州路......,感觉格外亲切,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行驶在弯蜒曲折的318国道途中时常会看到大山高处矗立着许多输电铁塔,一排排长距离、大跨度的输电线翻山越岭,不断延伸,把电力送到远方。我不由感慨山路崎岖行车不易,而电力工人们居然在完全无路可走的环境下,还要全靠人力爬上那么陡峭的大山施工作业,既危险又艰难,完成建造工程的技术难度与艰辛真是难以想象;在西藏的行程中还有一个很深的印象,社会治安、环境保护、交通管理、疫情防控都非常严格有序。团友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这次来西藏是使用身份证频率最多的一次,入驻酒店必然需用身份证登记,每次从公路进入拉萨都要持身份证实名检查,好几处重要景点也要凭身份证扫码才能进入,戴口罩,限流量,景区专用大巴车按一人一排入座,司机提示也很友善到位。对此有团友感慨到:西藏真是好人一路畅行平安,坏人寸步难行;几天中所到之处,无论是沿途看见的森林、河流、湿地,还是各游览景区都很重视环境保护。在纳木错湖边矗立着一块大型宣传牌,标明了纳木错湖乡乡级河湖河长的责任范围及其责任人姓名。我想这既是政府的环保责任公示,广而告知,有利于社会监督,同时也是在向游客们善意提醒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在几天旅途中我还注意到中巴司机一直自觉遵守区间路段限速和全天行驶公里限额规定,有时还专门在服务区停车休息,时间不到点绝不发车。一天在途中加油站,当司机掏出身份证,我便好奇的发问,于是他告诉我在西藏大小车辆加油时不仅要凭身份证,还要出示驾驶证和车辆行驶证,也就是说必须三证合一,核对无误,真是非常严格。看来边疆地区实行特别管控还是很有必要有效的。

经过这次西藏旅行,我真切感受到与其他地方的差异性,主要是高原环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所致,具体而言一般游客都要经受三大考验:一是高寒缺氧,青藏高原整体海拔高,空气稀薄,大部分地区空气含氧量只有内地的50%一60%,因此游人要放慢节奏,不宜剧烈运动,保持心平静气,避免产生高原反应。二是气候变化无常,辐射强烈,日照多,气温低,昼夜及地区间温差较大,一般相差15度以上,要随时做好衣着应对;三是海拔高低变化大,尤如坐上了一部超级电梯,感觉很特别,有时一天行程中海拔高低差达2000米以上。在西藏旅行还有一个突出特点,游客大多是早起晚归,路途时间远远超过景区参观过程。在我看来,西藏极其诱人可爱,不到西藏不知天下之高,令人心动神往,天路虽然难行,只要有决心,做好相关准备,多数游人还是可望可及的。

在离开拉萨的当天上午,与朋友一起特意赶去知名的罗布林卡参观。这是一处典型的藏式建筑风格园林,规模大,风景佳,古迹多,花卉繁多,亭台池榭,是历代达赖喇嘛消夏理政活动之地,又被称为“夏宫”。当我在湖心宫园林里漫步时,忽然耳边传来一阵高亢悠扬的藏族歌声——巜北京的金山上》。著名的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的声音是那么的悦耳,那么熟悉,极其富有西藏高原的特殊声韵,唱出了百万翻身农奴幸福的心声,表达了对党和领䄂的无限感激之情。真是太巧了,太应景了,此时此刻,我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专心聆听正在播放的歌曲,越听越好听。刹那间,美妙的天籁之声扣动了我的心弦,情不自禁地联想起几天来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一下涌上心头,也促使我记录下首次西藏之行的见闻与感受。由衷的感叹西藏今昔巨变:新中国成立后,西藏即获得和平解放,一举废除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农奴制。从此古老的西藏焕发了新生,百万农奴翻身作主人,和全国人民一起迈步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幸福大道上,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式的伟大创举。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又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特别是在中央的关怀和指导下,全国各地持续不断的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援助西藏建设。一代接一代,一批又一批无数援藏干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接续来到高原工作,服务西藏人民。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付出了无数的心血,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原阿里地委书记孔繁森、西藏大学教授钟扬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为西藏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体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这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有力展现。如今的新西藏呈现出欣欣向荣、边疆稳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美好景象。在西藏旅行期间还正巧赶上一件大喜事,28日中央在北京召开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描绘了发展新蓝图,提出了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宏伟目标,给西藏的新一轮的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当晚我在洲际酒店收看新闻联播报道这次重要会议时心情格外激动。也许是身在拉萨,与西藏人民感同身受,倍受鼓舞,由衷地祝愿并相信西藏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 height=

幽静安祥的罗布林卡湖心宫

此次旅行深切感受到 西藏山之高、地之广、景之美,也可以讲是补上了一堂高原地理专业课。所谓高,青藏高原称之为“世界屋脊”,它是中国最大,世界最高的高原。西藏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地方,喜玛拉雅主峰高达8848.88米,是名副其实的世界之巅;所谓广,西藏全区面积达12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仅次于新疆自治区。全区常住人口只有350万人。山川纵横,人烟寥寥,地大山众,是典型的地广人稀的地方;所谓美,它不是一般的秀美,而是震撼人心的壮美和雄伟。西藏地质地貌复杂多样,河流、湖泊、湿地、冻土、草原、沼泽、林海、冰川、山峰、峡谷等交错广布,各种动植物繁盛广茂。西藏大地蓝天白云,高山云雾缭绕,远方经幡飘舞,处处风景独特,季季各不相同,呈现出高原特有的风光,散发出迷人的韵味。西藏是神圣的高原,圣洁的土地,让人心旷神怡,给人以最好的心灵洗礼。来到西藏倍感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可爱,在高原特殊的生态环境下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在感受了西藏独特的人文情趣和自然风貌,亲身领略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时,也引发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些关注和思考。高原高寒冻土是西藏地貌的最大特征,也是最大的难题,切实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极其重要,应长期坚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自然,爱护自然,敬畏自然,遵循规律,才能合理利用自然,造福人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青藏高原高寒地区生存环境恶劣,生活异常艰辛,我们来一趟旅行都有切身感受,何况在这里长期生活工作的人们那是多么的艰苦不易啊。西藏人民缺氧,但不缺精神,地域海拔虽高,高原各族人民的境界更高。特别是解放军战士长年驻守边关哨所,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不怕牺牲,甘于奉献,日夜守卫祖国边疆的每一寸土地,保护人民的安宁,令人感动敬佩。真心为勤劳、质朴、勇敢的藏族同胞点赞,向新西藏的所有建设者、守护者致敬,更为伟大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此次进藏旅行时间确是太短了,远未尽兴,留下一些遗憾事,比如没能去到珠穆朗玛峰大本营挑战海拔新高度,没有去当地网红店品味藏餐,也未能看上《文成公主》大型藏文化史诗剧.......。那就下次弥补吧,有一就有二,相信不久还有机会,约上三五好友再来一趟高原行,去到更高更远的地方走走看看,希望待的时间长一点,从容地、深深地吻一吻美丽圣洁的新西藏!

责任编辑:李雨恒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