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理荟萃

五台山,一座穿越文化时空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集成“博物馆”(图)

被文殊师利菩萨加持故事浸泡的圣地

2020-08-18 14:11 国家旅游地理 昌兴

摘要:五台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并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还是五台山也是为世界三大金刚座之一,成佛之前皆要坐于此处入金刚三摩地,摧毁三界的烦恼障和所知障而大彻大悟,由于入金刚定的缘故,此地称为金刚座。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应化的道场。

国家旅游地理山西太原8月17日(文/昌兴 报道) 一次五台山朝圣相当于500年修行。五台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并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还是五台山也是为世界三大金刚座之一,成佛之前皆要坐于此处入金刚三摩地,摧毁三界的烦恼障和所知障而大彻大悟,由于入金刚定的缘故,此地称为金刚座。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应化的道场。五台山地处太行山系北端,环基250公里,中有五座山峰耸峙环立,顶上平广,有如垒土之台,故名五台山。这座平顶高峰,在北魏正光元年叫五峰山,是由太古界、元古界变质岩形成,据说可追朔到26亿年前。大约在7000万年前,这里原是一片广阔的剥蚀平原,后由于地壳的升降,冰川的进退移挪,一系列的造山运动,形成了今天五台隆起的形状。五台山空气鲜洁,清凉宜人,具有多样气象,且有罕见的高山草甸,还是远古冰缘地貌的自然博物馆。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文殊,即梵语Manjusri的简译,其意为妙德,妙吉祥。通常又称为孺童文殊,是取这位菩萨如童子般无我无执,了无所碍。又有法王子之称,表文殊以大智慧演说释迦法王的教法,一如子继父业,法嗣不绝。在诸多大乘经系中,多以文殊为诸菩萨之上首。关于文殊菩萨,佛教中说他是般若化身,故他是主司智慧的大智菩萨。佛教中说,般若生诸佛,故他是三世诸佛之母七佛之师。佛教中说:文殊是为拥护释迦牟尼出世,主动入世化生人间,协助释迦牟尼弘扬佛法的。他是世尊的上首大菩萨,大乘空宗的奠基人,又是密教的祖师之一。华严宗初祖杜顺和尚就被认为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佛祖统纪》卷二十九《诸宗立教志第十三》:有弟子谒五台,抵山麓见老人,语曰:文殊今往终南山,杜顺和上是也。弟子趋归,师已长往,至今关中以是日作文殊忌斋。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南无清凉山金色世界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心咒 :嗡、阿、喇、巴、札、那、谛。《文殊菩萨十大愿》。《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中叶说:世尊复告金刚密迹主菩萨言:我灭度后于此瞻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间有山号为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一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汇,天人合一的净土般的境界。是具有独特价值色彩的,人类罕见、不可再造和不可替代的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五台山乃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2009年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举世闻名。山西省五台山之旅,既可五台山的领略自然景观:东台观云海日出, 西台赏月秋夜静, 南台看花花似锦, 北台咏雪气魄宏, 中台望天蛟龙腾。在东台顶能看日出,西台顶能赏明月,南台顶能观山花,北台顶能望瑞雪,中台能观天象;又可聆听到圣山、皇山、文山、佛山、仙山、灵山"故事″"述说及摄心的"传说" 

        一座与印度"灵鹭山故事的圣山

      五台山是"金五台"金色世界。东汉年间,白马驮经的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按经索骥寻找到五台山,发现这里的地形与印度灵鹫山神似,就此认定五台山与佛祖有着不解之缘,于是五台山的首寺——大孚灵鹫寺(今显通寺)应运而生。此后,五台佛寺一而十,十而百,宛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极盛时寺院达到300多座。如今的五台山,依然拥有东亚乃至世界现存最庞大的佛教古建筑群。五座山峰(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五台山菩萨顶有副对联叫:真容容真真容真,灵鹫鹫灵灵鹫灵。无横联,让人体悟"真灵真灵″(四个"真灵″:藏头藏身藏尾之中)。

     (1)经书文殊菩萨故事:佛陀在《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告诉金刚密迹主菩萨说:我灭度后,于此赡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有山,号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及有无量无数诸天龙神、药叉、罗刹、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围绕供养恭敬于是。【振那:即 震旦,古中国又名震旦国 有山号为五顶:指五台山】。

    (2)灵鹫山菩萨顶传说

    五台山中台的山脚向上有灵鹫山菩萨顶,乃缘起第一寺灵,加持力特别大。 汉朝,明帝于即位七年神变月的一天梦见金色神人,有三寻(寻、弓,两臂张开的距离)高,此系大支那众生善根因缘的成熟。明帝派宰相王适找寻神人,迎来了印度的罗汉摩腾与班智达竺法兰。二位尊者在印度以神通观出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开启的因缘即将成熟,于是应明帝之请,携带一尊佛像、大小乘经典、一钵佛舍利,于火兔年冬月抵达汉土。国王见到佛像与金色神人完全一样,生大欢喜,请教二尊者:汉地有高僧大德长住否?尊者答:有,在五台山,文殊菩萨永远长住传法,但业障轻的人看的见,其余的人比较难。第二年,二尊者赴五台山,用神通看见阿育王塔(现在的大白塔),对明帝说:圣地的核心像印度的灵鹫山,造一座寺院对未来很好。国王生起了真实的信心,修建了一个得信灵鹫神殿,现在叫菩萨顶。

 

      一座艺术文化"博物馆故事的文山。

 

      山西五台山发迹最早,最具国际性,也是唯一兼为汉、藏佛教圣地的文化名山。明版本的《清凉山志》记载:五台,亦曰五峰,台言高平,峰言耸峭,观国师云·表我大圣,五智已圆,五眼已净。总五部之真秘,洞五阴之性源。故首戴五佛之冠,顶分五方之髻,运五乘之要,清五浊之灾矣。其东西南北四台,皆自中台发脉。一山连属,势若游龙。华严宗四祖澄观在所撰《华严经疏》中曰: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表我大圣五智已圆,五眼已净,总五部之真秘,洞五阴之真源,故首载五佛之冠,顶五方之髻,运五乘之要,清五浊之灾矣。澄观以五台山五个台顶之山形,表示文殊菩萨具有佛的一切功德,并继承和发扬了中国文化以言事的方法,利用东方木、南方火、中央土、西方金、北方水等古代哲学理论中的木、火、土、金、水等五行学说把文殊菩萨与五台山联系起来,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清凉山志》上记载,东汉明帝时,已有迦叶摩腾来到此山建立灵鹫寺;而且自北魏孝文帝游中台时创建了大孚灵鹫寺后,至盛唐时山中的寺院已有三百六十座。山上雕塑、碑刻、古迹之多,实为三山所不及,明代就有金五台之说。五台山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荟萃了中国多个朝代的佛教建筑文化古迹,融会了佛教、道教等近十种庙宇建筑艺术和造像风格之精华。山西省社科院研究员、五台山研究会副会长崔正森说,五台山的寺庙建筑古朴典雅,既有历史的连续性,又有各个时代的特色,规模宏伟,构件精细,样式繁多,工艺典型,堪称全国罕见的保存较好的古建筑宝库。据崔正森介绍,目前五台山保存比较完整、有宗教活动场所证书的寺庙68座。这些大多数集中在台怀镇寺庙集群区的寺庙,多依山就势,错落有致,沿着五座台顶辐射出去,形成了一个山环水抱、藏风聚气的古代建筑群。五台山有着中国留存下来的唯一两座唐代木结构建筑——佛光寺和南禅寺。南禅寺内的大佛殿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唐代木结构建筑,是唐代木结构建筑的典型代表。崔正森告诉记者,唐代以后,宋、元、明、清,直至民国年间,均在五台山留下了大量典型的木结构大型建筑。唐代建筑庄重朴实,宋代建筑柔和绚丽,元代建筑粗犷自然,明代建筑规矩谨严,清代建筑豪华精致,民国时期的建筑细腻繁杂。历朝历代样式繁多,风格各异,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全景图。专家指出,除了木结构建筑,五台山还有众多的宝塔佛刹,这种诞生于古印度的高台建筑,与中国传统手法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古塔,为中国建筑宝库增添了新的品种。五台山有砖塔、石塔、木塔、铁塔、琉璃塔、铜塔、银塔、水晶塔等诸多种类。大者高达五六十米,巍然耸立,高耸入云;小者仅005米,精巧玲珑,妙不可言。五台山的塔类建筑以清凉第一胜境塔院寺大白塔最为知名。五台山的寺庙古建筑群既是一部完整的古建教科书,也是一座包罗万象的古建博物馆,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五台山乃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公元1633年,明崇祯六年,此时,大明朝渐入存亡之秋,旅行家徐霞客更加鄙视仕途,而对名山大川的雅兴依然如故。阴历七月二十八日,他从北京城出发,畅游太行山系的一处奇峰,即是五台山。五台山现存壁画很多,计有8个朝代的2380.01平方米。其中,保存较好的有佛光寺东大殿的唐代佛菩萨壁画61.68平方米、佛光寺东大殿宋宣和四年(1122)的7个佛光壁画2幅、岩山寺文殊殿的金大定七年(1167)壁画97.98平方米、南禅寺西配殿的元代壁画24平方米、佛光寺文殊殿的明代五百罗汉壁画101.35平方米、公主寺大佛殿的明代壁画98.99平方米、南山极乐寺大殿明代绘的佛本行经变84幅、佑国寺明代佛本行经变117幅、三圣寺大殿明代壁画122平方米、溉阳岭村大王庙清代关羽故事壁画15幅、国都殿村清代关羽壁画15幅、龙泉寺文殊殿民国年间绘的五百罗汉过江壁画和白云寺大雄宝殿1999年所绘五百罗汉壁画2幅。殊像寺大文殊殿,是台怀“三大明殿”之一。台怀有诸多明代建造的佛殿,其中有三座最具文物价值,分别是:显通寺无梁殿、广宗寺两帝铜瓦殿、殊像寺大文殊殿。大文殊殿供奉主尊为“文殊骑狻猊像”。主尊大文殊像,高近十米,法相庄严,见者肃然。大文殊像曾经是五台山最大的文殊菩萨(直到近年才被中台顶新造的“露天文殊”超过),是蒙、藏、汉信徒朝拜五台山的主要对象之一。正殿为大文殊殿,殿有闻名中外的文殊菩萨骑狻猊(传说中的一种猛兽,类似狮子)塑像1尊,总高9.87米,是五台山寺庙中最高的一尊文殊菩萨像。文殊菩萨坐在一只绿毛红缨雄狮背上,面目饱满,鼻高而直,两耳垂肩,口大唇厚,线条分明,身披架装,身躯挺直,衣衫褶痕处线条显得飘逸自如。眼睛在凝视游人的同时,又透示出一种庄严肃穆的神情。雄狮张口伸舌,目光炯炯,神色飞动。供奉主尊为“文殊骑狻猊像”,从属佛像林林总总,总名“文殊一会五百阿罗汉”。殿内三面墙壁上,从上到下悬塑着五百罗汉渡海图,既像锦绣的挂毯,又像巨大的浮雕,刻画出一幅佛家生活的动人图景。满殿飞舞的悬塑,把这尊大佛衬托得更加庄严宏伟。五百罗汉为什么要渡海?有人说:一是为了聆听龙树菩萨的讲经;二是至文殊菩萨的故乡去朝拜文殊菩萨,并聆听文殊菩萨讲解大乘宗义的故事。在文殊骑狻猊像的右前侧是善财童子,左前侧为于阗王,右后侧和左后侧分别是佛陀波利和圣老人,他俩在交谈,在于阗王和圣老人之间还有一位修罗多,他接过于阗王牵引的缰绳,表示于阗王该休息了。在文殊骑狡貌像的身后两旁立着四尊女供养菩萨。在上述群像的前两侧,左为护法韦驮,右为密迹金刚。所有的这些塑像惟妙惟肖,生动活泼,是典型的明代彩塑。其主题演释是文殊菩萨为诸习静阿罗汉宣说大乘宗义,教导彼等信解大乘之意。《隋唐五代佛教大事年表》转引《旧》卷说:“唐大历二年(公元767年),造金阁寺于五台山,铸铜为瓦,涂金于上,照耀山谷,计钱巨亿万。”另外,《资治通鉴》也记载:“造金阁寺於五台山,铜涂金为瓦。”可知,因其“铸铜为瓦,涂金于上”,所以称为金阁寺。金阁寺就是由不空三藏创建的中国最早的密教中心。金阁寺,供有一尊6层楼高的千手观音像。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又造了一座三层七间观音大阁、铸了一尊三头四十二臂的观音塑像。大悲殿,大悲殿内供奉着一尊高17.7米的千手观音像。铜佛通贯两层,下层铜像身旁是两尊高大的胁侍像,传说为观音的父母“妙庄王夫妇”。观音像三头四十二臂,手执各种法器,立在殿中央,脚踏殿坛,头顶天花板,十分庄严。这是五台山最高的观世音菩萨立像,在国内也仅次于西藏日喀则和河北正定的大铜佛像,如此巨大的观音菩萨像,在五台山是独一无二的,在全国也是少有的。金阁寺各殿中塑像共有1000多尊,是五台山佛教塑像最多的寺院。

责任编辑:马新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