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理荟萃

五台山,一座穿越文化时空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集成“博物馆”(图)(2)

被文殊师利菩萨加持故事浸泡的圣地

2020-08-18 14:11 国家旅游地理 昌兴

摘要:五台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并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还是五台山也是为世界三大金刚座之一,成佛之前皆要坐于此处入金刚三摩地,摧毁三界的烦恼障和所知障而大彻大悟,由于入金刚定的缘故,此地称为金刚座。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应化的道场。

     (1)金刚窟传说

        据《山西通志》记载:隋开皇元年诏五顶胥建寺,塑文殊像,岁度僧三人。元代,东台望海寺被重建,明代嘉靖年间又由秋月禅师予以重修。东台的祖师塔旁有一个金刚窟,是佛与佛子的密坛。迦叶佛时,罗萨王将金银写成的三藏显密经续以自己身上的宝贝装饰后伏藏于此。以后印度的持明大成就者佛护尊者(中观应成派初祖佛教息结派的创始人印度高僧帕当巴桑吉尊者,梵名佛陀波利,印度人称嘎玛拉稀拉,也是是藏地历史上有名顿渐之争的印度高僧莲花戒,在汉地又为达摩祖师)在此虹化。    

   《清凉山志》载:此窟为万圣(一万尊佛)之密宅,神、乐、曲、藏等经书收藏于此。本来是五台山最神秘之处,有窟无寺。唐永淳二年(683),印度高僧佛陀波利将《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及密法传入五台山时,受文殊接引,隐入金刚窟至今不返。大历二年(767),无著禅师至五台山传播牛头禅时,受文殊指点,入化般若寺,留下前三三与后三三的神密公案。在此虹化。布玛莫扎祖师以无死虹身于娑婆世界未坏之时常住于此,每100年化身一次到藏地弘扬无上大yuan曼。唐大历年间,温州元著禅师得一老翁指点,始在此建造寺院,分上下两院,有一尊五台山最重的(七千斤)铜药师佛,还有文殊铜像,普贤石像。因疑老翁为文殊化身,遂命名寺院为般若寺,意为智慧,也即文殊洞。  按祗洹图云,祗洹内有天乐一部,七宝所成,笺日,又按灵迹记云,此乐是楞伽山罗刹鬼王所造,将献迦叶佛,以为供养,迦叶佛灭后,文殊师利将往清凉山金刚库中,释迦佛出时。却将至祗洹,一十二年。文殊师利还将入清凉山金刚窟内。又有银箜篌,有银天人,坐七宝花上,弹此箜篌。又有迦叶佛时金纸银书大毗奈耶藏银纸金书修多罗藏。其后有名的高僧如无著、法照等都曾在金刚窟见到文殊化现的种种神异之事。可惜,蜚声中外的上述二寺一窟在19707月被林彪一伙炸毁,兴建了林彪行宫,还名之曰:茅蓬山庄。现在只留下一座祖师虹身塔.

      (2)那罗延洞传说

      最有加持力的罗延窟位于东台的东北面,沿小径约两百米左右。夏天颇为凉快,洞内的水是冰冰的,内有龙王的化身。金刚手菩萨与文殊菩萨曾于此探讨佛法。晋美彭措法王在此亲见文殊菩萨,并著述了文殊大yuan。《广清凉传》卷下载:那罗延洞者,在东台东侧,洞门向东,深二丈余,..,然深不可测,时有冷风拂面,传云:此洞与金刚窟皆大圣之所宅也。敦煌遗书《五台山赞》云佛子北台东脚那罗延,弥覆盘徊曲连,有一天女名三昧,积米如山供圣贤

       (3)上善财洞故事

      上善财洞乃文殊菩萨与善财童子见面的地方,具有大加持。出上善财洞后边的一个小门50米就是尸陀林这是第三代大yuan曼祖师西日桑哈虹化成就的地方。 所谓清凉大尸陀林中,曾经有持明者西日桑哈、邬金第二佛莲花生大士、智者加纳思札、大班智达布玛莫札、大译师贝若扎那等大成就者在此入甚深禅定。特别是善财童子于此首次拜见文殊菩萨并发菩提心,而后依止一百一十位善知识,最终由文殊菩萨加持,真实见到犹如大海般的普贤坛城,宣说普贤行愿。 大成就者们如观音、普贤、大势至、无垢称、善财等地上菩萨及眷属与文殊菩萨在此辩经,发种种神变。下善财洞寺院后方有法王顶果钦哲仁波切的纪念塔。上师法王如意宝就在此五台山圣地造《忠言心之明点》,在法王传记里也讲到法王来此尸陀林,有七位神奇的儿童来听法。

       (4)佛母洞故事

      佛母洞又称千佛洞,它是一个石灰岩洞,坐落在山西省南台东南支脉接近山顶的地方。从台怀寺庙集群区沿公路南下二十里到白云寺,转向西入沟登山路五里,就到了佛母洞。一座屏障似的山崖,在接近山顶处有一段岩壁,右侧有天然大山洞。清朝之乾隆皇帝的国师章嘉大师(藏文Changkya Rolpai Dorje)便在汉地五台山佛母洞中(注:五台山佛母洞为金刚瑜伽母圣地之一)证悟了这种境界。在他出洞后,所见到的世界已俨然是庄严的清净空行净土!他虽然当时仍然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身处我们同样身处的世界中,但其所体验到的这个世界与我们所见到的是完全两码子事。按佛经,释迦牟尼亦名千佛,千佛洞是供奉释迦牟尼的洞。佛母,是指释迦牟尼的生身之母,叫摩耶夫人。她是古印度天臂国善觉王的女儿,迦毗匀卫国净饭王的第一夫人。五台山佛母洞灵迹,与佛教经典所载佛诞生情形十分吻合。洞腔显示为人体母腹,右侧乳白色脊椎骨、肋骨形样石色,说明洞口恰好处于右肋部位。这与佛教故事中的菩萨乘白象从右肋下入胎,太子从右肋下诞生完全巧合。可以说,佛母洞在中外佛教灵迹中是独一无二的。据<清凉山志>载:嘉靖末,道方者,夜游至此,见神灯万点,既出旋入。方随入,见玉佛像,森列其中,穹窿深迥,进里许,飘然闻波涛,悚怖不能出。念观音名,愿造像,忽见一灯,寻光得出,乃造石佛于洞口。後来又在洞外建寺,取名千佛洞,又名佛母洞。现存四尊明代石雕佛像,成为该寺起源和延续的佐证。建寺至今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了。佛母洞灵迹为佛法应化世所罕有。石洞分为外洞和内洞,大洞套著小洞,外洞阔大,洞口敞开,高约三米,宽两米多,进深幽暗,由外而里渐渐收缩,在尽头的洞壁有一小口通入内洞。内洞的构造非常奇特,洞口距地面半米左右,扁圆狭窄,呈弯曲管状,斜向上延伸一米左右,即进入葫芦形状的洞腔。这个扁圆石孔刚好能容一人爬钻而入,洞腔里可容纳五六人。内洞有乳石和石笋,洞壁石色班驳。形状凸凹,犹如人体五脏六腑形样。特别是洞腔右侧乳白色条纹,和人体脊椎骨、肋骨一样形象逼真。所以入洞称为投佛母胎,出洞称为佛母重生

      (5)大白佛塔故事

     白塔处是五台山的中心标志。大塔是阿育王所造八万四千塔之一有本师本释迦牟尼佛舍利,小塔纪念五台山佛教文殊菩萨。大小二塔,名冠全山。大塔全称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宝塔,明建。塔顶覆盖有铜质塔刹。整个塔的外部用白灰覆抹,故俗称大白塔。而佛陀的真身舍利更在无忧王时,就传说已在此建立舍利塔。所以五台山上有阿育王塔,其赞诵为:如来真塔育王明,分布阎浮八万城。震旦五峰添圣化,满朝七日放光明。云霄感得楼台观,宝刹标题善住名。无限梵香诸道俗,龙华三会必同住。可见得五台山圣地,也是佛陀真身与诸圣者所欢喜之地。《古清凉传》中载:大孚寺北四里,有王子烧身寺,其处,先有阿育王古塔,至北齐初年,第三王子,于此处求文殊师利,竞不得见,乃于塔前,烧身供养,因此置寺焉 应右绕此塔.顶礼三宝时,应边拜边持咒刚秋森拉香擦洛纳摩曼字西日耶纳嘛色西日耶纳嘛俄达玛西日耶梭哈。顺时针右绕塔寺等圣地时应诵经行咒纳摩达厦 抵扎嘎拉萨瓦热列纳扎雅雅纳嘛扎到卡四扎到卡萨瓦巴邦贝(be)薛达讷 梭哈,或持百字明亦可。

      (6)白塔边佛陀脚印故事

   佛陀之脚印  足下平滿,沒有凹處。足下輪形,千輻輪狀.当年罗汉摄摩腾尊者以神通观出内有舍利子,是最重要的圣迹。大白塔上方南面有一个佛的脚印,是佛准备圆寂时留下的一个脚印,脚跟上有千幅的吉祥图案,帮助将来朝拜的人清净业障、往生净土。这是唐朝时名显(译音)的高僧将印度的脚印图描给皇帝供奉朝拜,明朝大德明启(译音)化缘后刻于石头上供奉于白塔的。

       (7)文殊菩萨的发塔传说

    白塔东面有个门,出门后三十米左右系文殊菩萨的发塔。相传文殊菩萨显圣遗留的金发就在其中。在台怀镇塔院寺内,有一个小佛塔称为"文殊发塔,其由来特别殊胜,深受藏传佛教僧俗所尊崇。传说创建于北魏年间。《清凉山志》记述,北魏时,大孚灵鹫寺(今塔院寺的前身)每年春天要设立无遮斋济贫。有一年,来了一位贫困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小孩,手里拖着一个大孩,身后还有一只黄狗。贫女走到济斋和尚前,借一把剪子,将头上三尺青丝剪下来上了布施,没有跟大伙儿排队领斋,而是对和尚说:我有急事,需马上去办,请你积些功德,先给我发斋。于是和尚给了她三份饭菜,意为母子三人一人一份。贫女不满地说:  “佛教弘扬平等,我的狗也应有份。和尚心里虽不满,但还是加了一份。贫女又说:我肚里还怀有一孩,应再加一份。这一下和尚可火了,斥责贫女说:你身无一文,前来乞求佛家施舍,就应知足。谁知贪占之心竟然严重到这种地步,还像个人吗!”贫女被斥以后,不气也不恼,念出四句顺口溜: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三界无著处,致使阿师嫌。说完腾空而起,原来贫女是文殊菩萨化身,两个小孩为二童子,黄狗为金毛狮子。文殊骑到狮子身上,从云中又传下四句顺口溜:众生学平等,心随万镜波,百骸俱舍尽,其如僧爱何。此时斋场轰动,齐跪向空中乞告:大圣愿意向我等显示佛法平等,我等誓愿奉行。这时,空中又说下四句顺口溜:持心如大地,亦如水火风,无二五分别,究竟如虚空。说罢隐去不见。为纪念此事,便在设斋处修建了一座塔,将三尺青丝埋在了塔底,起名为文殊发塔。此传说,反映了五台山佛教早期宣传的绝对平等思想。清乾隆皇帝礼塔院寺时,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宝塔尚在,而文殊发塔已毁。面对舍利的传说,乾隆留下了四句诗:两塔今唯一尚存,既成必坏有名言。如寻舍利与丝发,未识文殊与世尊。现存文殊发塔,为清代建筑,砖结构,形状为喇嘛式塔。

       (8)文殊洗钵池

    文殊洗钵池: 五台山泉水。西台灵迹之一,位于台东北谷。《清凉山志》记载:  “昔有白发母洗钵于此,僧明信问其故,曰中台乞食而来。言讫忽隐,唯见光映林谷。五台山传说,北魏孝文帝出乎城,过雁门,来到五台山狩猎避暑。见一梅花鹿,·…·箭射中其后蹄i梅花鹿带箭逃到泉旁一尼姑身旁。孝文帝问尼姑干甚,回答说洗钵。孝文帝又问洗钵干甚,回答说化缘。孝文帝说愿意布施,问尼姑化什么。尼姑答说只化一钵,装进什么化什么。孝文帝欣然同意。尼姑将钵朝天一抛,只见金光四射,五百里台山尽罩钵中。尼姑乘鹿冉冉升空,原来是文殊菩萨及其坐骑狮子。孝文帝遂将五台山划为佛教圣地,禁止狩猎。

       (9) 文殊菩萨与殊像寺故事

据传明代修造宝像时,文殊菩萨在天空显现,给匠人们做饭的伙夫急中生智,照样用手中的荞面捏造了菩萨的头像。因此大文殊像也称荞面头文殊菩萨。传说如此,听听也罢(也有说故事本发生在菩萨顶,故菩萨顶称真容院)。明神宗年间(十七世纪)重修寺院,更以寺院有大文殊像,而将殊祥寺更名为殊像寺。清朝,康熙皇帝曾莅寺拈香,后赐匾瑞相天然,盛赞宝像是文殊菩萨的天赋本来面貌。乾隆皇帝也曾莅寺拈香,目睹宝像极为欢喜,赐匾大圆镜智  

      (10)普陀山观音圣像与中台故事     

      普陀山历史非常悠久,但与佛教文化发生交融的年代是在大唐。863(咸通四年),日本僧人慧锷第三次来中国,参访佛教圣地。这一年,他到五台山参拜文殊菩萨,到中台精舍得一尊观音菩萨像,妙相庄严,欲带回国供养,让其国民沾福。道经四明(今宁波)出海,航过昌国(今舟山)马秦山(朱家尖)石牛港莲花海,遇礁不能动,锷及同行人望潮音洞而祷曰:“若尊像于海东机缘未熟,请留此山。说完,舟即浮动,慧锷于是以观音像安置于洞侧张氏家,张氏舍宅供奉圣像,称为不肯去观音院”,是为普陀开山供佛之始。

      (11)北台黑龙池故事

明代镇澄法师撰《清凉山志》当中有一段描:黑龍池臺上,亦名金井池。側有龍王祠,四方民禱雨輒應。西陵丘坦之詩:一片黃沙起,山川總不分。滿空飛亂石,四谷合烏雲。莫是龍王怒,疑從虎口聞。春光已三月,猶自雪紛紛。鎮澄詩:萬丈峰頭金井開,醍醐甘露謾相猜。龍王神力難思議,一滴能令徧九垓。

 

责任编辑:马新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