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理荟萃

福建省非遗传承人邓金坤走进厦门大学讲授连史纸(图)

2021-11-02 21:07 国家旅游地理

摘要:国家旅游地理福建厦门11月2日讯(通讯员 邹善水)11月1日晚上7点,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连城美玉堂连史纸第十一代传人邓金坤。

国家旅游地理福建厦门11月2日讯(通讯员 邹善水)11月1日晚上7点,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连城美玉堂连史纸第十一代传人邓金坤,在厦门大学为100多名历史系理工科学生专题讲授《中国连史纸的非遗保护和传承》。

据悉,邓金坤是受厦门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陈瑶邀请,专门到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学武楼,讲授在中国纸业文化历史长河中,连史纸的制作技艺、连史纸的非遗保护和传承等内容。

邓金坤讲道: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发明于汉朝西汉时期,改进于汉朝东汉时期。中国连史纸素有“寿纸千年”美称,早在元代即被誉为“妍妙辉光,皆世称也”。连史纸原产于福建省连城县姑田镇。采用嫩竹做原料,碱法蒸煮,漂白制浆,手工竹帘抄造,有72道工艺,道道精湛。它纸白如玉,厚薄均匀,永不变色,防虫耐热,着墨鲜明,吸水易干,书写、图画均宜。所印刷的书,清晰明目,久看眼不易倦。用于书写作画,着墨即晕,入纸三分,历来为国内外书画家所钟爱收藏。旧时,凡贵重书籍、碑帖、契文、书画、扇面等多用之连史纸。

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开幕。“东方之冠”在世博会上向全世界展示连史纸中国文化的精髓,不仅让国内同胞们为之惊叹,更吸引了不少外籍友人的眼球。随之,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逐渐开始对中国的传统纸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中国传统纸文化研究热再掀高潮。连史纸其手工造纸工艺兴起于400多年前。由于其不易变色,防虫耐热,着墨鲜明,吸水易干,清代不少贵重书籍、档案等采用连史纸,就连朝廷奏本纸、科举考试用纸、官府榜文用纸,都用连史纸。清嘉庆年间,连史纸还销往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地区,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口商品。即便到了今天,连史纸仍是业内修复古籍和档案、印刷经本、拓印印谱等的首选珍贵纸料。

邓金坤是一位出生于农村、成长于纸乡的有志青年,受父亲邓炎章坚守传统手工连史纸的影响与传承,自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接手经营姑田宣纸厂后,2002年成功注册了"美玉堂"宣纸商标,不断地收集有关纸史文物、纸史资料、纸样等,深入研究连史纸的制作、历史、发展传播等情况。发现姑田漂料纸中的连史纸是竹纸中的高级品,纸质光滑如油、温润如玉,手感滑中有滞,逐渐对连史纸产生了感情,编写出版了《连城宣纸简史》一书——这是闽西唯一全面介绍连城宣纸生产过程和有关400余年辉煌历史演变的读本。

近十几年来,邓金坤走遍了安徽、浙江、江西等国内的许多宣纸厂。2008年专程到了日本的东京、新宿、山梨、横滨等地进行纸业考察。后来不断有上海复旦大学文博学系、厦门大学人类学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院校的教授到姑田宣纸厂考察连史纸。2010年邓金坤还带着连史纸到了上海参加世博会展览,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连史纸"专利并获通过。通过几年的考察研究,邓金坤发现,连史纸是明清纸中珍品、是中国手工造纸中很重要的一个纸种,与安徽的檀皮宣纸、高丽纸、藏经纸等齐名。由此他到了国内各大图书馆去查找资料,邓金坤边考察、边整理、边生产、边研究。出版了第二册纸史丛书《中国传统手工连史纸》。邓金坤由此被誉为没有大学文凭的"纸业史学者",曾经走进清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科技大学等5所大学举行中国手工连史纸文化专题学术讲座。

2011年底,邓金坤当选为连城县第十六届人大代表,2017年1月又被选为福建省龙岩市五届人大代表。面对讲台前的100多名厦门大学历史系理工科学生,“专注才能专业,执着方能深耕。我将以更加严实的态度积极研究连史纸、传承好连史纸、做好连史纸,不辜负中国纸文化的历史期望。”邓金坤用简洁而饱含连史纸情怀,在阵阵掌声中又完成了一场精彩的《中国连史纸的非遗保护和传承》专题讲座。

ZSS21110201A

非遗传承人邓金坤在厦大主讲连史纸历史。

ZSS21110201B

历史系理工科学生听讲《中国连史纸的非遗保护和传承》。

ZSS21110201C

厦门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陈瑶为邓金坤颁发聘书。

责任编辑:吉中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